从人才到产业 高质量发展凝聚起向“新”力
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列为2024年中国政府工作十大任务之首。“新质生产力”成为网络热词,从字面理解,“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生产力。其实,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平衡传统产业转型、新兴产业培育及未来产业布局,要有突破性的思维和全局性的把握。我们欣喜地发现,曾经存在于想象中的一切都在慢慢成为现实。
眼下的“新”强调的是颠覆性。“奋斗者”号完成国际首次环大洋洲载人深潜科考任务;中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实现403秒稳态长脉冲高约束模式等离子体运行,创造新世界纪录;我国开通全球首条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联网主干通路;当前春耕农忙,智能化育秧、无人机春管等等科技手段被运用到农业中;钢铁等传统行业正在加快绿色智能化改造……无论这些领域是否为人熟知,从中,我们都能感受到中国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快速。近年来,新质生产力不断“上新”,发展中的“惊喜”和“成果”越来越多,不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创新是无极限的,是不断突破思维局限的过程。颠覆性的创新为攻克战略性难题孕育出更多可能,可以想见,被关键技术卡脖子的困境会有更大突破。
眼下的“新”需要的是生态链。激活“新质生产力”需要“内外”联动,创造系统性、高质量的生态链。一方面,用好国际资源,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为创新创造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引进先进技术、打造科创高地、提升研发能力、培养战略人才……各地都在因地制宜地构建完善发展新生态。前不久,浙江“新春第一会”聚焦人才强省建设,强调建强“三支队伍”引发关注。人作为“生态链”中的关键一环,其作用的发挥以及能力的培养等都不容忽视,这也是对人才强国战略的深刻把握。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高质量发展的号角声中,我们看到希望和干劲,我们坚定信心和决心,凝聚起向“新”力,围绕共同愿景,奔跑向前,创造出更多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