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好消费权益保护新篇章 走好美丽中国建设新征程

人阅读
作者:卢丹婷

3月15日晚,第34届“3·15”如期而至。“3·15”即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其设立的目的就在于做好国际范围内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相关工作。本次晚会以“共筑诚信 共享安全”为主题,持续聚焦消费环境、消费权益、消费水准、消费潜力等不同层面的问题。加之时代的飞速发展以及互联网应用的不断广泛,当前的主流消费环境也由线下逐步向线上转变,而这种借由数据支撑的交易模式以及虚拟的交易手段,也对未来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抓牢数据安全防线,推动建设数字中国。随着互联网应用范围的逐步扩大,消费者在交易过程中对数据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强,甚至连消费者的个人信息也成为了“商品”的一部分。加之数字化交易本身的即时性较强,也就更导致这一交易模式拥有追溯难、维权难、防范难等各种各样的问题。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时代,数字化建设也成为了推动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力量,那么对未来数据安全建设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想要抓牢数据安全防线,就得“夯好地基”——即推动数据安全制度建设。尤其是对一些与数据安全牵涉较深的行业,更要加大监督监管力度,定期组织行业自查,从传播渠道阻止数据安全性外泄。这种做法可以让消费者在维权时有据可查、有据可依,同时也是让消费体验更安心的最好体现。

严防新型诈骗手段,助力建设美丽中国。任何新事物的出现其背后都是一把双刃剑,技术的进步也是一样。就像AI等技术的进步在给公众的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不法分子的“诈骗门槛”。新兴的诈骗手段越来越多,对诈骗对象的选择也从之前的年龄圈层变得更加“对口”,甚至“量身定制”诈骗方案,让人防不胜防。对此相关部门应积极推动数据安全宣传工作,合理利用融媒体手段和短视频平台流量加强宣传力度、扩大影响力,帮助更多人巩固“陌生链接不要点”的思想。同时也要不断完善消费维权体系,力求从根源上解决“维权难”的问题,让消费者的维权之路走得更放心。

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是一年一度的日子,但对消费者权益的保护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随着时代的进步发展,手段在变,制度在变,人们的思想也在变。把保护消费者权益这条路从一而终的走下去,其实也是在走一条建设美丽中国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