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开始追古玩了,清波这个地方的编绳师连指纹都磨平了
《国家宝藏》拍了好几季
万万没想到与年轻人产生了“化学反应”

两年前,优酷发布的《2022文博节目报告》显示,“95后”成为文博节目的观看主力,其中《国家宝藏》第三季、《我在故宫修文物》电影、《博物馆之夜》纪录片等节目的年轻人占比有近六成。
对于古玩,百闻不如一见,清波街道有一家成立近20年的古玩市场:吴山古玩城。
如果你以为耍古玩的都是“老炮儿”
那就错啦~
光顾市场的
既有老行家,也有小鲜肉。
在市场一楼的扶手电梯边上,有一家“杨阳荣誉珠宝”店。
老板娘手指如梭,轻拢慢捻一阵穿绕,就多编了数个四面佛绳结。
这是一家批发南红玛瑙、绿松石、蜜蜡、和田玉等珠子的商铺,但店里陈列最多的是各种颜色、各种粗细的线绳,老板娘杨阳几乎每天要接十几条编绳。由于长期编绳,她的手指指纹都被磨平了,刷指纹锁都要刷半天。
一位男顾客拿着从市场里刚淘的坠子,找杨阳编项链。
手工编一条绳链,收费60元以上。如果有想要的款式,可以把示意图拿给杨阳看;如果没有指定的样式,杨阳就会根据珠坠和佩戴者的身份进行设计。
“想开店的话,懂20种编绳方式就够啦,还可以接课、做私域。”杨阳说。
那杨阳会多少种呢?
“毛估估,上百种吧。”她含蓄地笑了一下。
在店里的柜台上,放着一台编绳机,可以用来固定绳子的一头,也可以量尺寸。一般,杨阳只在起线头的时候用一下,后面就完全放在自己手里编了。
她编绳的速度让人想到武侠小说里,例不虚发的小李飞刀,前一眼还是刀片的反光,后一眼就见入肉,中间的出刀角度、招式都快成了虚影。
在她会的上百种编绳中,四面佛属于比较复杂的一种编法,要用八股绳子编,杨阳选了两种颜色,其中茶色6股,寓意“六六大顺”;金色2股,寓意“成双成对”。这样的一种复杂编发,大概需要用时三四个小时,但如果是稍微简单一点的样式,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可以完工。
杨阳说,这年头,也会有很多穿着汉服的小姑娘,找到她店里编手串。
“那种很火的桃花结,很适合小姑娘。她们觉得我编得好还会发到小红书,后来又有人闻讯找过来。”杨阳说,“我自己不会做号,挺谢谢她们愿意帮忙宣传。”
今年,新中式服装的流行,让编绳也受到了小小的影响。当问及今年最流行的编绳款式是什么时,杨阳想了一下说:“做锁骨链的人多起来了。”
如果你也想配一条手工定制的编绳,可以去市场里逛逛。
接着在市场二楼,我们走进了一家名叫“同庆堂”的古玩店。
做古玩,这家是三代传承。如今“同庆堂”的老板周顺强是第三代,他的父亲、爷爷、外公全是干这一行的。
“小时候自有记忆起,我睡的就是一张老红木床,吃饭是在八仙桌上……”周顺强起身迎客,先回指了身后墙上的一排复印件,有他爷爷在杭州凝海巷(清泰街附近)开木器号的凭证,还有外公开旧货店的商业登记表。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长大,周顺强对古玩的敏感度自然比常人强。“好比在大街上走着,如果是认识的人,你能一眼认出来,古玩也是一样,看多了、听多了,就成了‘熟悉的朋友’。”
1998年,周顺强正式迈入收藏行业,用他的话来说“就是开始自己掏钱去买了。”像他这样的人群,在圈子里算是“中间人”,即民间直接接触古玩流传的行家,他从文玩商店、别的行家手里淘到喜欢的东西,再放到自己店里展售。由于他已经退休了,开店图个乐呵,所以更多的是以交友为目的。
周顺强的店里,大概有200余件古玩。摆在架子上的,有康熙时期被称为“最美中国红”的郎窑红观音瓶、清晚期御窑厂画师余焕文的浅绛彩瓷瓶……还有一些他格外珍视的文玩,平常被锁在柜子里。
周顺强祖籍在绍兴。“当年,我爷爷在绍兴开店,后来抗战开始了就举家搬到杭州,住在凝海巷。”因为搬家之举比较迫切,所以只能带走一部分收藏,带上的当然都是老爷子最喜欢的。
周顺强从柜子里取出一个锦盒,里面是一只南宋曜变狮纹茶盏。茶盏内部的纹路是烧釉时自然形成的,深色的釉聚成了龙首的形状,四周则散成了一丝一丝的狮纹,当倒入茶水后,狮纹更显。
对于喜爱斗茶的宋人而言,一只有特色的茶盏,无疑能成为斗茶时的“增分项”。“像这种在烧窑过程中,因温度不断升高,釉水自然流淌成祥瑞形状的情况,发生概率非常低。”周顺强说,所以这只茶盏不仅是他爷爷的“心头好”,同样也成了他的“白月光”。
由于长期浸淫古玩,周顺强练就了一双鉴宝的“狮眼”,成为浙江复兴国学研究院古器物委员会的主任。
他说,现在也能接触到很多年轻人。有一对江西的双胞胎兄弟,常来店里找他,让周顺强推荐新货,“因为江西本身就有很多古窑口,著名的景德镇瓷器就产自江西,但是他们还经常到杭州来淘宝,所以让我印象很深刻。两兄弟是‘90后’,尤爱青花瓷。”
吴山古玩城位于上城区延安路1号,共三层楼,现有商户约700户,主营珠宝、古玩、药材。
古玩圈并不大
但江湖中藏龙卧虎
藏家们手中的不是一只碗、一幅画
而是一段段历史
叩开尘封的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