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 | 新“清”年社工成长记

原创 清波街道 浏览量
作者:清波街道
今年以来,清波街道全面贯彻省委“三支队伍”建设和市委“深化改革、强基固本”工作要求,推动区委“看见”行动落地见效,结合“我为清波创一流”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构建崇尚实干、带动担当、双向奔赴的正向激励体系,确保每一名干部的辛勤付出和不懈努力都能被“看见”,真正在岗位上实现自我价值和追求,为推进“产业突破年”,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城新篇章贡献清波力量。


本期,让我们聚焦

那些入职不满两年的新“清”年社工

一起看一看他们的蜕变和成长



图片

清河坊社区 孙家佳


去年9月,我有幸加入到清波街道清河坊社区这个大家庭,主要负责应急消防、人民调解等综治工作。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从居民楼道到楼栋商铺,每天我都坚持深入网格,做好巡查走访、安全检查、政策宣传等各项工作。


入职以来,通过“调解+普法”双管齐下,我成功处理二十余起人民调解案件,有效平衡双方当事人的利益,维护了居民的合法权益。


为了守好人民群众的人身财产安全,每月对辖区内300余瓶灭火器和33个应急消防柜进行全面检查也是我的例行重点工作之一。虽然是重复、反复的过程,但我却从未有过丝毫的懈怠,一丝不苟地执行检查工作。因为我深知,这些设施是守护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我必须严谨对待,确保每一环节都经得起考验。


图片


今年一月的一天,位于社区祠堂巷小区的居民家中厨房突然起火。接到警情,我即刻召集了物业保安和社区工作人员等应急突击队成员奔赴事发地点,进行火势评估,制定灭火方案。因处理及时,火势很快得到了控制并最终被完全扑灭,不仅保护了居民的财产安全,也避免了可能的人员伤亡。事后,街道对我们的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通报表彰。这份荣誉不仅是对工作的肯定,更是对今后工作的鞭策。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继续坚守岗位,用心用情守护社区的平安,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和幸福。



图片

劳动路社区 王超


23年2月起,街道南山路222小区开始老旧小区提升改造工程,工程共涉及居民1400多户,而我则担任此次老旧小区提升改造项目的主要联系人。


提升改造期间,我通过一户一户走、一户一户记,倾听收集居民群众的意见建议,沟通协调各种问题,维护合理合法权益。就算只是一个晾衣架、一个雨棚的设计方案,我也会竭尽全力,探求居民群众的“最大公约数”。


图片图片


在走访时,我还注意到小区居民多为美院退休的老教授。由于年事已高,比起外出散步他们更喜欢在小区内走走、与邻居闲聊。因此,我提议增设休息区。方案受到领导的肯定和支持,经过多方多轮协商共议,决定在小区三号楼前空地上建一处可供居民纳凉休憩的亭子。从亭子选址到建成,我每天都会到现场监督施工进程。现在亭子已启用,老人们每天都会在亭子内休憩聊天,其乐融融。有时,亭子还作为业委会、社区和物业的沟通场所,有效促进“三方协同”,也增强了社区的凝聚力。


经过这一年多的基层工作,我更坚定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并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未来,我将以更饱满的热情投身基层,以党员标准自勉,努力成为有素质、有能力、有思想、有担当的社区工作者。



图片

劳动路社区 缪煜


初入社区,面对全新的城管专业知识,我除了深入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还积极投身于执法巡查和环境整治等实践工作中,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在一次巡查中,我发现劳动路有一户业主打算将公共过道占为己用。通过网格信息表,我迅速与业主取得了联系,用事实和相关政策来支持我的观点。在我的耐心劝说下,业主逐渐放下了心中的抵触情绪,开始认真考虑我的建议。同时,我还联系街道拆违部门,协助他们张贴限期整改通知书。终于在第三天,业主接受了我的劝导,主动找了工人前来拆除了封好的水泥,并承诺今后会严格遵守规章制度,不再占用公共过道。


图片


九个多月的时间虽然短暂,但却收获颇多。我不仅学会了城管工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掌握了与居民沟通、处理复杂问题的技巧,也体会到了政策宣传、环境整治、劝导私搭乱建均非“一次功”,要的是持之以恒的努力、不断反复的推进,才能确保工作真正取得实效。


未来,我将继续努力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工作能力,为社区居民创造更加整洁、有序、和谐的生活环境加油助力。



图片

清波街道两新党务 黄露


我们清波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资源禀赋,如何打造独具特色的党群服务中心,强化“家门口”的文化活动阵地建设,是我入职以来一直在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和小伙伴们精心设计调查问卷,通过选择题和开放问题相结合的方式,旨在全面把握不同年龄段、职业背景等居民的需求特点,力求问卷兼具针对性和广泛性,为后续各类活动策划和服务开展提供宝贵的参考。


图片图片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先后策划并组织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四点半慧萌学堂”实现托管和兴趣班相结合;“清波讲堂”通过邀请文化名师大咖开讲,让居民加深对于宋韵文化的认知与理解,进一步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上半年,党群还与中国美术学院合携手推出“国美夜校”课程,实现了将艺术“搬到”百姓身边,获得了新华网等多家媒体的先后报道。


现在,党群服务中心已经升级成为了居民间情感交流、增进社区凝聚力的有力桥梁。未来,我将继续致力于与居民建立深厚的联系,以更加贴心的服务方式,积极沟通倾听他们的声音,确保居民群众的需求得到精准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