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综合思维聚焦文化发展新潮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生活的要求不再只是衣食住行,同时也更加关注在“吃喝玩乐”上的质量与舒适度,比如在2024开年的元旦假期,有不少人都选择了异地跨年这一形式,而这也标志着公众的消费观念正在逐步发生变化。杭州作为同时拥有“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互联网之城”这两个标签的城市,也一直在习近平总书记文化思想的带领下,积极谋求各行各业文化潮流的新发展。而在其为了发展做出的各项举措中,我们不难看出杭州运用其中的综合性思维。
整合思维,发展文化新潮流应有大局观。去年,第19届亚运会在杭州成功举办,而依托于亚运会的火热氛围,杭州分多轮次向社会派发“亚运文旅大礼包”,其目的就在于将亚运会带来的旅客资源、国际资源与本地丰富的旅游资源、文化资源整合起来,让“亚运+文旅”这一模式成为激发新时代消费活力的有力抓手。经济、政治、文化既是三个独立的概念,又是相互作用、相互发展的关系。想要发展好文化这一领域,就要把目光抬得更高,放得更远,运用好整体化甚至国际化的眼光,描绘未来文化新潮流的发展蓝图。
点面思维,发展文化新潮流应有主体观。6月6日晚,第26届西博会开幕式在杭州金沙湖大剧院正式举行。本届西博会围绕“展会、购物、美食”等七大系列,安排了多项活动,力求在端午假期将近之时,为隐藏的消费潜能注入新活力。而这次西博会上专注的六个系列,其实也正说明了发展文化新潮流中主体观的重要性——即无论大小,每个领域、每个行业都可以是承载文化发展的主体。文化没有实体,相反的也就表示着文化可以深入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到在商场大屏幕上见到的宣传视频,小到一个普通的联名文创纸杯,这些都能作为承载文化元素的重要载体,也能作为展现文化内核的方式之一。
创新思维,发展文化新潮流应有优势观。想要发展好文化新潮流,就要懂得运用好自身优势,并在合理的地方做出创新,主动放大自身的竞争力。杭州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非常丰富,本身就有着一个强大的“数据库”,而杭州同时又有着“互联网之城”的美誉,在数字经济的发展上也有着天然优势。将这两项优势结合起来创新发展数字文化,让文化支持技术革新,让技术反哺文化发展,这也成为了杭州在新时代的新任务。
想发展好文化新潮流,就离不开对于综合思维的运用。无论是整合思维、点面思维亦或是创新思维,其最终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升级消费新层级、展现发展新优势、激发城市新活力。跟随好、理解好、发展好习近平总书记的文化思想,为2024年的文化发展新篇章注入杭州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