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忆杭州味
有人说,一个城市的印象是由味觉驱动的。东南形胜,三吴都会,江南忆,最忆是杭州。自古繁华的杭州,是什么味?是西湖醋鱼的酸甜鲜香;是龙井虾仁的淡雅清香;是叫化童鸡的酥嫩咸香;还是老底片儿川的劲道浓香……作为“浙江菜”的重要组成部分,杭帮菜以清鲜爽脆、淡雅典丽著称。苏轼笔下的杭帮菜是“天下酒宴之盛,未有如杭城也。”然而,杭州却频频身陷“美食荒漠”风波。杭菜经典,小吃丰盛,佳肴如斯,杭帮菜怎会成了“荒漠”?让我们寻根溯源,找到杭州味道的正确打开方式。
杭州味,每一口都是人文底蕴。曾在杭州为官的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用“鱼鲙芥酱调,水葵盐豉絮”来追忆与好友元稹的友谊,同时也描摹了鲈鲙莼羹的江南味道。身为南宋都城的古时临安城(今杭州),民间的美食更是如云,而每道美食的背后都有一段脍炙人口的故事。以杭州“老市长”苏东坡命名的“东坡肉”,体现的是东坡居士与杭城百姓间的鱼水情;《武林旧事》中记载的宋高宗赵构赐予年迈的宋五嫂金银娟匹的敬老文化,也成就了宋嫂鱼羹这道名肴。六下江南的乾隆更是带来了众多的江南美食故事,从皇家御菜到街头小吃,乾隆御膳鸭、崇贤蹄髈、龙井虾仁、猫耳朵、油墩儿,乾隆为杭州美食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杭州味,每一口都是人间烟火。是浙商筚路蓝缕的奋斗记忆,浙江商人走南闯北,杭州味道遍布全国、走向世界,开店容易守店难,浙商人守的是小店和人的需求链接,守的是对杭帮美食的独具匠心,守的是勤劳进取的奋斗精神。是食客平凡生活的温暖慰藉,一间小店、一锅老卤、一声吆喝、一句寒暄,杭州味道的魅力不过是袅袅炊烟与人间冷暖,按下忙碌工作的暂停键,情谊在杭味的陪伴下串联、升华,给疲惫于快节奏都市生活中的人们以安慰和归属。是一方水乡泽国的淡然精致,杭菜没有油腻咸香的调料,吃的是食物的原汁原味。杭味如是,生活亦然;是感悟苏轼笔下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享受“平平淡淡才是真”的美好;是体会高濂《四时幽赏录》孤山月下看梅、山晚听清雷断雨、策杖林园访菊、湖冻初晴远泛……杭州人用心把每一个平凡的日子过成诗。
杭州味,每一口都是与“食”俱进。杭帮菜巧在做法匠心独运,其讲究时令,选料考究,制作精细,全在一个“慢”字。然而,“慢工出细活”的烹饪手法在快餐时代略显局促,“老饕”们总是求“食”心切,如何平衡好现代的“速度”和传统的“鲜度”,是杭帮菜需要思考的时代课题。杭帮菜贵在菜式推陈出新,传统“老字号”精准拿捏守正和创新的度,承古而迭代,朴拙而精巧,方能自成一派、经久不衰。杭帮菜美在食材海纳百川。杭州自古便是一座“外来”之城,古有“南料北烹”,今有菜系融合,全在一个“容”字。G20峰会上的“鳕鱼狮子头”令人记忆犹新,食材的融合促进文化的碰撞,让杭帮菜走向世界舞台。以食会友,也让更多人认识杭州、了解杭州、爱上杭州。
梦牵水乡情,最忆杭州味。跨越千年的杭帮菜,历经岁月沉淀,不仅保留了食物的本真,更是江南世代相传的味蕾记忆,值得你我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