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埠“20年20人”专题丨黄炳泉:“东大门”焕新彩,幸福生活开拓宜居未来
钱江潮音,奔竞向前。彭埠街道是整拆整建的典型区域,经历20年全域城市化推进,华丽转身,绽放出崭新的城市风貌。为此,彭埠街道联合杭州日报推出“20年20人”专题,走进一个个奋斗故事。
“等邻里中心建成,你买菜就方便多喽。”彭埠街道云峰社区居委会副主任黄炳泉笑着向刚买菜回家的徐阿姨打招呼。
故土展新颜,宜居梦成真。
时光荏苒二十载,彭埠已然大变样,从城乡接合部蝶变为杭州重要的活力枢纽,四季有花,常年有景。
遥想2015年为保障彭埠入城口提升改造,云峰社区整体征收,一切恍如昨日;而今从高速公路一望而去,所见之处皆是郁郁葱葱的乔木密林,从城区方向极目远眺,更是一片缤纷绚烂的花海。
“东大门”换了新装,幸福生活也有了新面貌。黄炳泉觉得现在的日子越来越有奔头,待到明年,云峰社区还将会多一座邻里中心,涵盖农贸市场和老年人活动中心,集医疗康养为一体。
杭州最早的高速公路入城口就在彭埠,是杭州“东大门”。彭埠入城口始建于1992年,1995年通车,是杭州原有9个入城口中最繁忙的一个;艮山西路高峰期的车流量每天达10万辆,被称为杭城第一路。
时针拨回20年前——随着“接沪融长”战略提出,彭埠入城口作为沪杭甬、杭金衢高速和杭州绕城高速公路进入杭州的主要通道,却由于交通拥堵、环境差乱等问题成为交通瓶颈,也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城乡统筹发展的热点问题。提升改造,迫在眉睫。
为塑造杭州东大门“大气、开放、美丽”的全新面貌,云峰社区整体征收,涉及征地621亩、住房318幢,包括385户家庭、25家企业、1059家经营户以及外来暂住人口1万余人。
“当时很多人都不愿意拆除自建房,一年最起码少十万元房租。”黄炳泉回忆道,“可城市要发展,我们不能拖后腿。”
黄炳泉带头配合工作,第一批签了同意书。社区工作人员每天挨家挨户跑,做居民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靠着“笨办法”,彭埠创造了一个“云峰速度”:10天完成100%丈量,15天完成96%签约,86天实现项目清零。
这是彭埠历史上第一个“当年确定、当年启动、当年完成”的项目。“云峰速度”的背后,是彭埠人民舍小家为大家、扮靓“东大门”、当好“东道主”的满腔热情。
时光轮转,世事变迁。随着沪杭甬高速公路杭州市区段改建工程不断推进,2020年4月底,彭埠入城口被拆除,完成了历史使命。
这些年,彭埠街道发展迅速,纵横交错的道路不断新建与拓宽,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成为连接各地的重要枢纽,极大地改善了居民的出行条件,也为进一步优化调整空间结构、深化产城融合提供了发展优势。
基础设施跟上了,居民的幸福指数大幅上升。
在黄炳泉的印象中,以前村里的路面坑洼不平,一到台风天积水特别严重。乡间小道变成一条条大小不一的“河”,水直接淹进屋子里,老房子在大风大雨中变成了“危房”,居民们都“愁得头大”。
而今,大家搬进了商品房,居住环境有了质的提升,不仅没有了台风天出行不便、安全隐患的顾虑,原来的脏乱差也看不见了。居民开始垃圾分类,小区四周入目皆是绿色。茶余饭后,黄炳泉喜欢散步。“小区附近就有配套的口袋公园,很方便。”他说。
展望未来,生活前景更是一片光明。随着“15分钟生活圈”建设全面推进,辖区内的医疗配套不断更新。等到明年,云峰社区邻里中心的建成将进一步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除了满足居民日常就诊需要之外,还配套了老年人的康养服务,为居民的健康保驾护航。
可以预见的是,彭埠街道正以崭新的姿态,向着更加美好的明天奋勇前行,成为每一个居民心中最温暖的港湾,书写新时代宜居宜业的精彩篇章。
https://nginx-scrm.hzyun.com.cn/scrm/site1/resource/app/template/router/index.html?data=eyJhcnRpY2xlTGliSWQiOjIsImFydGljbGVJZCI6Mzg0NzE4LCJ1c2VyTmFtZSI6IiIsInVzZXJJZCI6MCwicm9vdFVybCI6Imh0dHBzOi8vd2FuLXNjcm0uaHp5dW4uY29tLmNuLyIsInRva2VuIjoiZGYyOXNlZGJmYy1mMGlycy1vdG1oZXItcHJldi03OGNkYWUxYTQ5MGUiLCJsaW5rSWQiOjAsImFydGljbGVUeXBlIjowLCJpc0FydGljbGVBdWRpdCI6MCwiYXBwSWQiOiIxIiwiaXNTaGFyZSI6MSwic2l0ZUlkIjoxLCJjb2xJZCI6NDc3NX0=
0
4,775
语音技术由科大讯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