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党群服务供给 打造15分钟党群服务生活圈

原创 彭埠街道
浏览量
图片

今年以来,彭埠街道持续探索以党群服务中心为主阵地的专业化服务集成供给改革,聚焦破解中心运维自转难、集成服务落地难、专业机构监管难等问题,从优化阵地空间布局、推动专业力量导入、提升自我造血功能等方面发力破题,以点带面构建15分钟党群服务生活圈,让幸福生活“触手可及”。





问需于民、一体集成,构建全域覆盖的服务矩阵

依托“网格议事”“民情恳谈会”等载体,线上线下调研收集需求1200余份,建立“学、育、业、文、体、食”6大类“需求清单”。持续推进以党群服务中心为核心的服务阵地建设,因地制宜嵌入养老、托幼等功能区,融合邻里食堂、议事平台、儿童成长驿站等基础服务,合理利用社区架空层等空间,整合转化为儿童游乐区、乒乓球运动区等,实现空间利用最大化,让“需求清单”转化为“服务清单”“满意清单”。

今年已完成王家井、建隆等6个社区幸福邻里坊建设,新增服务空间超9100方,婴幼儿照护服务实现全域覆盖,婴幼儿托位数千人占比、使用率均居全区第一。

图片


图片





外引内培、双向发力,打造全龄共享的服务网络

为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枢纽作用、辐射能力,持续扩大党建联建广度深度,通过探索“空间换资源”等模式,主动嫁接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等力量,促成“彭友”夜校、“家门口青少年宫”、澎湃学堂等27个服务结对项目落地和扩面覆盖,目前“彭友”夜校落地4处,开设课程20项,累计服务青年群体7000余人次;“家门口青少年宫”每年在辖区5个合作点位开设280余班次,惠及青少年3900余人次。

持续放大街道党群双创孵化功能,从入壳前、孵化中、出壳后各环节为入驻组织提供资源链接、公益创投资助等全链条指导服务,目前入驻社会组织13家,落地“父母茶座”“钱塘说书”等项目24个。同时,聚焦党群服务规范化制度化,强化第三方服务机构过程性监管及应急预案体系探索,联合民政、平安等条线制定形成食品安全、欠薪讨薪等9方面、3个子项应急预案。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挖潜扩能、融合互促,探索全员参与的供给体系

针对党群服务覆盖群体有限、居民参与热情不足现状,创新“社群主理人”模式,挖掘青年党员、达人能人等纳入主理人队伍,并通过党建联建资源引入、与社群营造组织合作等方式,提供包含空间共享、培训督导、微额创投等在内的13项主理人助力清单,推出包含组织活跃度、成员凝聚度、居民满意度等5个维度的社群主理人评价考核办法,推动形成居民“自管理、自服务”闭环。

目前,已挖掘兴趣爱好类、知识交流类主理人培育对象32名,培育“金牌主理人”4名,月平均开展活动20余场次、服务居民600余人次。同时,以党群活动、阵地服务等为链接,以“志愿积分”兑换体系为激励,拉动120余名“好彭友”志愿者进社入网,引导带动志愿者深度参与公益服务、居民走访联系,有效构建居民群众共建共治新格局。

图片
图片






文字:党建办

编辑:栾晓慧

一审:张超

二审:褚潇

终审:沈丹璐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