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特派员黄江棋:探寻“彭友圈”里的郑家桥文化

秋意渐浓,上城区文化特派员黄江棋走进了彭埠街道王家井社区,引领居民朋友们开启了一场关于辖区历史遗迹郑家桥的精彩之旅。 此次活动由上城区社区学院、王家井社区、彭埠街道文化站、彭埠街道社区学校联合举办。

南有清风、明月(桥),
北有普福、莲花(桥),
东有太平、吉庆(桥),
西有豆腐、曹家(桥)。
——彭埠八桥民谣
岁月无声,唯桥述古。郑家桥,乃彭埠辖区迄今唯一保存完整之桥,它承载着岁月沧桑和历史记忆。黄江棋从彭埠八桥民谣引入,为居民们讲述辖区拱形桥的历史。“郑家桥是哪一年建造的?”“它见证过哪些故事?”“它蕴含着怎样的文化价值?”带着这些问题,大家穿越时空,仿佛回到了那些过往岁月,看到了曾经在郑家桥上来来往往的人们,寻觅其中是否有自己的身影。

手绘郑家桥
历史传承与创意生活完美结合
随后,黄江棋和社区大先生——陈渊渊老师一起教大家手绘郑家桥,将这份历史传承与创意生活完美结合。两位老师悉心地指导居民们如何运用色彩与线条,将心中的郑家桥绘制在麻布拼接包上。大家执起画笔,用心描绘着这座古老的桥梁。有的居民画出了郑家桥的雄伟壮观,有的则捕捉到了它的细腻之处。在这个过程中,大家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将对郑家桥的热爱与敬意融入到了每一笔线条之中。
这场活动,不仅让居民们对辖区的历史遗迹——郑家桥文化的独特性和深厚底蕴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也为大家的生活增添了一份艺术的气息。通过手绘郑家桥,居民们将历史与现代、传统与创意紧密相连,让这份珍贵的历史记忆在生活中得以延续。
“彭友圈”里的“桥”故事
文化特派员邀你共聆听

作为上城区文化特派员,此次走进社区开展“彭友圈”里的“桥”故事,旨在让居民们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过往,增强对老底子文化的认同感与归属感。手绘郑家桥麻布拼接包,让历史与艺术完美融合,在传承历史文化之际,为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让居民们更加热爱自己的家园,共同为构建和谐且富有文化底蕴的社区而努力。
文字:文化站、王家井社区
编辑:栾晓慧
一审:张超
二审:褚潇
终审:沈丹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