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从中华来:文化溯源,赋能社区教育
近日,望江街道社区学校与凯旋街道社区学校携手,共同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文化素养培训。来自辖区的文教委员、景华小学专职美术教师、辖区机构教师、社区好老师以及浙江老年开放大学上城学院国画班教师、中国美院师生等 50 余名兼职社区教育工作者,齐聚于望江街道万泰城,全身心投入到 “2025 年社区教育兼职工作者人文素养培训” 之中。
为了让本次培训达到最佳效果,主办方上城区社区学院、万泰美术馆特邀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巴黎索邦第一大学艺术史博士黄河清亲临现场授课。黄教授在学术界久负盛名,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独特的教学风格备受赞誉。培训伊始,黄教授便以独特的 “以图证史” 方式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他精心准备了大量详实且珍贵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犹如一把把钥匙,打开了通往历史文化长河的大门。
在讲解过程中,黄教授通过一幅幅精美的图片,生动且深入地阐述了中华文明借助多样文化载体,如何跨越千山万水,对西方艺术与科学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从古老的丝绸之路贸易带去的精美丝绸、瓷器,其独特的工艺和艺术风格在西方掀起了一阵 “中国风”,影响了西方的绘画、装饰艺术等领域;到中国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传入西方,为西方知识的传播和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黄教授的讲解深入浅出,让原本晦涩难懂的历史文化知识变得鲜活起来,使在场的社区教育工作者们仿佛穿越时空,亲眼目睹了中华文明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光芒的壮丽景象。
此次人文素养培训,进一步开拓社教干部的文化视野。通过深入了解中华文明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极大地提升了社教干部们的文化自信。对于社区教育工作者们来说,提升文化自信不仅仅是个人层面的成长,更意味着他们能够更加坚定地在社区范围内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凯旋街道景芳社区的文教欧阳经韬表示,在未来的工作中,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教学和社区文化活动组织中。无论是在老年大学、青年夜校的国画课堂上,还是在社区组织的各类文化讲座、活动里,都将努力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望江街道近江西园社区文教占小君表示,黄河清教授的精彩讲座,令人受益匪浅。那些跨越时空的文化交流与碰撞,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强大生命力,极大地增添了我们的文化自信。今后我将把这份文化自信转化为实际行动。在社区活动里,多多设置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希望通过这些活动,让社区的每一位居民都能深入了解传统文化,从中汲取力量,对我们的文化更加充满自信与热爱,共同营造一个充满浓厚文化氛围的社区环境。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培训并非孤立的一次学习活动。它是望江街道社区学校和凯旋街道社区学校联动系列培训的重要一环。此前,两校已针对社区教育工作的痛点和难点,成功联动浙江省广电局监测评议中心副书记兼副主任,主任记者王千钧、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图片中心主任记者叶寒青,在凯旋街道开展了 “新闻撰稿”“宣传摄影” 专题培训。这些培训活动层层递进,逐步提升社教兼职教师的综合能力。从更宏观的角度来看,社区文化建设是社会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石。这些社区教育工作者们的学习提升、积极行动,将为社区文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进而为社会文化发展贡献更为坚实的力量。他们就像一颗颗文化的种子,在社区的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最终形成一片繁茂的文化森林,为整个社会的文化繁荣添砖加瓦。相信在一系列培训活动的持续推动下,望江街道和凯旋街道的社区教育工作将迈向新的高度,为居民带来更加丰富多彩、高质量的文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