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 | 凯旋街道 赓续红色血脉 激扬奋进力量——凯旋街道举办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红色研学活动
为铭记抗战历史,传承红色精神,2025年4月2日上午9时,由上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主办,凯旋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景秀社区、庆和社区承办,四季青小学、中铁四局杭州地铁15号线9标项目党支部、杭州市上城区天鹰军创公益服务中心协办的“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红色研学活动,在萧山抗战纪念馆隆重举行。
在这场“沉浸式”红色教育旅途中,退伍老兵与红巷少年并肩同行。正如红巷少年代表在致辞中所说“这不仅仅是一次瞻仰,更是一场精神的接力赛。”
献花篮
纪念碑前,退役军人代表身着戎装,正步护送花篮,缎带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红巷少年踮起脚尖,为烈属遗属系上红领巾,完成跨越80年的敬礼。“我要把今天听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红巷少年章心蕊在留言簿上工整写下感悟,“先辈们用生命换来和平,我们要用知识建设祖国。”“当少先队员为烈属遗属系上红领巾的那一刻,我看到了红色基因的代际传承。”天鹰军创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葛骏感慨道。
红巷少年致敬
随后,大家步入庄严肃穆的萧山抗战纪念馆,斑驳的弹壳、泛黄的家书、复原的战壕场景,将参观者带回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在讲解员动情讲述中,空军英雄"誓死报国"的绝笔信、地下党员用生命传递的情报、百姓自发支前的独轮车,一个个鲜活故事让历史变得可知可及。“这把老铁锹上的磨损痕迹,和我们现在地铁工地上的工具何其相似。”中铁四局项目15-9办公室主任李健超隔着玻璃抚摸展柜中的抗战工兵用具时感慨,“新时代建设者更要传承这种攻坚克难的精神。”
现场,景秀社区党委还特别设置“红色记忆”互动环节,邀请遗属侯阿姨讲述父亲在八路军的抗日战争经历,当阿姨颤抖着展示珍藏的军功章时,在场党员无不动容。
参观纪念馆
景秀社区党委书记屠银燕在活动中强调:“要把抗战精神转化为‘一呼百应'的实际行动。”据悉,街道已构建“1+3+N”红色教育矩阵,以萧山抗战纪念馆之行为起点,联动景秀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地铁建设工地红色驿站等阵地,推出“老兵故事会”等特色活动。中铁四局项目党支部现场发布“红色工地”创建计划,将组织党员技术骨干开展“重大节点攻坚”,把地铁15号线建设成为传承红色基因的“城市动脉”。
听老一辈故事
景秀社区退役军人夏振帅在结束活动后表态道:“我曾经当了五年武警,今天作为一名退役军人来参观萧山抗战纪念馆对我的触动很大。虽然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没有上过战场,但革命先辈的遗志,我们会继续传承下去,包括我们在部队养成的作风习惯,我们会在工作中爱岗敬业。今年是抗战胜利80周年,我想说,退役军人们要做到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若有战召必回。”
合照
本次“浙风十礼·敬有礼”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场景还原+代际对话”的创新形式,让红色教育可感可触。凯旋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负责人表示,今年将会结合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节点,组织策划系列宣传、教育主题活动,在社会上营造浓厚的“拥军优属、拥政爱民”双拥崇军氛围,让更多人从抗战精神中读懂“何以中国”,在新时代征程上书写属于我们这代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