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文明实践 | 凯旋街道 春风化雨润无声 非遗传承暖人心——凯旋残疾人之家开展清明团子制作活动

原创 凯旋街道
浏览量
作者:倪艾彤、宋芳、洪吉

2025年4月3日,在清明节来临之际,凯旋街道残疾人之家洋溢着浓浓的节日氛围。春风轻轻拂过,带来了“我们都一样”项目教师宋芳老师温暖的笑容和满载专业食材与教学用具的背包。她为这里的学员们准备了一堂别开生面的清明团子制作课程。这场将传统文化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活动,让特殊群体在体验非遗技艺的同时,感受到了传统节日的温暖内涵。


活动开始,宋芳老师通过生动的图文讲解,向学员们介绍了清明节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寓意。"清明团子的绿色外皮取自艾草,象征着自然与生命的循环。随后,宋老师现场演示了和面、拌馅、包制等关键步骤,特别针对手部力量较弱的学员设计了简化版操作流程。


宋老师进行讲解


在实操环节,学员们热情高涨。有的专注地将糯米粉揉成光滑面团,有的小心翼翼地为团子塑形,还有的把馅料捏出可爱的造型。宋老师与助教老师穿梭在工作台间,手把手指导学员调整手法。"老师,我的青团裂开了!""别着急,加点水慢慢揉。"这样的对话此起彼伏,现场充满了欢声笑语。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努力,一个个翠绿油亮的清明团子都呈现在大家眼前。


"这是我第一次亲手做清明团子,感觉特别有意义。"学员小周捧着自己的作品兴奋地说。凯旋残疾人之家负责人王站长表示,本次活动通过非遗技艺传承,不仅锻炼了学员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情感共鸣。宋芳老师也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让更多人关注特殊群体的文化需求,让非遗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温暖的光芒。"


课程助教团队:中铁四局杭州地铁15号线9标项目党支部青年志愿者、“景秀嘉 益齐行”志愿者团队俞师傅与朱阿姨


值得一提的是,上城区社区学院“我们都一样”项目组正在不断壮大志愿服务队伍力量。本次活动得到了中铁四局杭州地铁15号线9标项目党支部以及“景秀嘉 益齐行”志愿者团队的协同助力。他们担当起课程助教,为活动增添了更多的色彩和活力。


据悉,项目组将继续做好“浙风十礼——帮有礼”的新时代文明实践行动,通过“文化助残”的模式帮助特殊群体们更好地融入社会,感受生活的美好。这样的活动不仅传承了非遗文化,更让特殊群体在传统文化中找到了归属感和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