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呼百应·南星共治荟 | 馒头山社区第三网格应急治理案例:抢修攻坚,管道通、民心暖

原创 南星街道
浏览量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新的发展背景对社会治理体系提出更新更高要求,上城区南星街道深化构建“一呼百应”基层治理体系,通过“即呼联应、未呼先应、有呼快应”三大机制,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入微,为治理现代化提供创新样本。乐活南星特开设《一呼百应·南星共治荟》专栏,生动展现南星街道各社区网格新时代基层治理的枫桥经验。


一、问题突显:管道堵塞触发邻里矛盾


宋城路246号这幢建成35年的老楼,在2025年3月突然被污水围困。二楼住户卫生间下水管道严重堵塞,浑浊污水倒灌至公共走廊,刺鼻气味弥漫整个楼道。网格长曹旭骅巡查发现时,202室六十多岁房东正用脸盆不停舀水,积水已渗透至相邻住户墙面。


经专业人员排查,铸铁主管道因年久失修出现锈蚀堵塞,必须整体更换PVC管道。维修需凿穿1至6楼住户墙体,预估费用超万元。难题接踵而至,顶楼住户认为低层使用频率高应多担责,三楼租户以"非业主"为由拒绝出资,五楼空房业主一直联系不上,导致维修工程陷入僵局。图片

图片


二、一呼百应 网格联动:构建多元共治新格局


得益于馒头山社区构建的“一呼百应”社会共治体系,网格员曹旭骅马上启动共建单位、两新党组织等服务资源,迅速将居民、物业、律师等力量纳入到该网格事件的解决环节中来,创新实施"三步工作法"。首先他很快标记清楚6户居民的年龄结构、产权性质,及时采取"错时走访",利用晚间和周末逐户沟通23次,建立"管道改造议事群"实时解答居民的问题。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最后网格长曹旭骅召集居民共同协商,约定由物业单位制定维修方案。经过2轮协商,"共同分摊方案"取得各方认可。最后,维修单位与居民代表在社区签署了维修协议,两周完成施工维修,彻底解决管道堵塞问题。

图片


三、治理蝶变:小网格激发大效能


14天的攻坚换来实质性转变。施工期间网格员曹旭骅化身“工程监理”,每日在工作群发布施工进度照片,协调错峰用水方案。新管道投用当天,202室业主主动到社区来感谢:“之前觉得网格员管太宽,现在明白是为群众办实事。”


该事件催生社区“管网明细档案”,分级管理6个网格148处老旧管道;创新“网格议事会”,“流动办公桌”机制,累计解决类似问题17件,让邻里矛盾化解在网格内,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楼道,难事不出网格"的治理新格局。


馒头山社区第三网格通过党建引领、数据赋能、协商共治,将冰冷的下水管道变成温暖的民心通道。这种"解剖麻雀"式的精细化治理,为破解老旧小区治理难题提供了可复制的实践样本,彰显了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城市社区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