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领取游戏皮肤?小心!这类骗局正在瞄准未成年人
在网络高度发达的当下
未成年群体与互联网的接触日益频繁
热门的网络游戏更是深受他们喜爱
而诈骗分子就利用这一点
将电信诈骗黑手伸向他们!
近日
上城公安接到曾女士报警称
自己孩子可能遭遇诈骗
丁兰派出所民警朱云峰和辅警薛亚静
立即赶往现场
经了解
女儿小樱(化名)今年10岁了
当晚在刷小红书时
收到一条私信
“你好,我是蛋仔派对的皮肤派送员
恭喜你成为我们的幸运用户
现在扫码就可以领取一款限定皮肤......”
面对皮肤的诱惑小樱没有多想
便按对方的指示扫码登记领取信息
△图片来源网络
到了最后一步领取到皮肤时
对方却发来一张风险提示
“系统检测你的账户涉嫌违规操作!”
“造成价值6万元损失”
“立刻配合调查”
“否则将对你家长账户扣费6万元,判处有期徒刑3年!”
突如其来的一幕吓了小樱一跳
赶忙问对方
“那我现在该怎么办?”
“你刚才操作有误
现在被官方发现了未成年人的身份
你赶紧把你妈妈的身份证、手机号码拍照发给我
我帮你去后台处理......”
△骗子发来的诈骗提示
“把你妈妈的手机也拿过来
我给你个链接
你下载软件后按我说的操作......”
正当小樱拿着手机一步步操作时
曾女士及时发现并制止
由于害怕信息泄露遭遇损失
便向民警寻求帮助
听完曾女士的叙述
薛亚静安抚着她的情绪
朱云峰则仔细检查手机APP和聊天记录
“现在钱还没有转出去
你赶紧把那个诈骗软件删除”
接着朱云峰又指导曾女士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
“这个软件你下载一下
可以进行手机自检”
随后
薛亚静对曾女士进行了反诈宣传
“骗子的手段一般就是三步
先吓、后哄、再诈骗
以后遇到这类情况
第一时间拨打96110”
曾女士点头应下
并向民警表示感谢
如何辨别骗子的诈骗手法
第一步:发布信息
骗子在社交、游戏平台发布免费、低价获取游戏皮肤、道具或参加抽奖活动资格等相关信息,诱导受害人上钩。
第二步:建立联系
骗子引导受害人添加其QQ、微信等社交软件,称扫描特定二维码即可领取免费的游戏皮肤、道具等。
第三步:威胁转账
受害人操作后,骗子讹称“领取失败,账号被冻结”,需要交解冻金才能解封,随后运用各种话术诱导受害人使用父母手机扫码付款、转账。骗子甚至还会以“用父母身份盗刷游戏皮肤要坐牢”等话术,恐吓、威胁受害人,逼迫受害人配合转账。
家长要加强预防监督,关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留意孩子的异常举动,例如躲在房间、角落等处,长时间偷偷操作手机等电子设备。对微信、支付宝、手机网银等软件设置严格的支付安全措施,关闭“免密支付”,非必要勿告知子女支付密码,防止孩子被哄骗、胁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