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格赋能“老社区”,精治理绘就“新文明”

原创 四季青街道
浏览量

近日,上城区四季青街道顺福雅苑二区业主群内,一条“保洁阿姨在三幢捡到一部手机,失主到物业领”的简短消息,迅速引发邻里点赞。

 

拾金不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区文明风尚的生动体现。保洁阿姨的善举虽小,却让居民感受到身边的温度。物业工作人员迅速响应,业主群内热心转发,失主顺利领回手机……这看似简单的寻物过程,却串联起社区里每一份善意,彰显着五福社区“邻里互助、诚信友善”的良好氛围。

这样的故事在五福并非个例,邻里之间的举手之劳早已成为生活的底色。清晨买菜归来的住户瞥见老人门口的垃圾袋,随手一提便带下楼;业主群内谁家提了句水龙头漏水,就有拎着工具包的老邻居叩门帮忙。网格员走家串户时总不忘多问一句“水甫伯,降压药别忘吃”,顺手帮腿脚不便的方奶奶把门口的椅子搬进车库。那些散落在时光缝隙里的细节更动人:蹲身帮86岁的汤奶奶系紧松脱的鞋带,物业办公室内搁着待认领的物品——往往失主还没到,业主群里早已@出了门牌号……这些细碎的关照像空气般自然流动,让互助成为无需宣之于口的本能,而楼宇间此起彼伏的“搭把手”、“顺带做”,早已织就了比钢筋水泥更牢固的温情网络。

 

社区应急管理站的队员们更是居民的“守护者”。日常巡逻不松懈的同时,暖心善举不间断。队员皇甫震发现腿脚不便的沈大爷在楼道外徘徊,二话不说背起老人送回家,并联系其儿子告知情况;深夜值班的唐仕健在小区侧门发现身体不适的年轻女子,立即上报请示,紧急将人送往医院。这些暖心善举,让居民们倍感安心。

 

践行文明新风尚的路上,自2017年起,社区结合居民意见建议累计开展3轮文明治丧公约修订工作,各小组殡葬负责人带头签订《文明治丧承诺书》,参与移风易俗宣传活动9场,如今,白事简办、文明祭扫正在成为五福社区的新风尚。这些看似稀松平常的日常,正是五福社区文明最鲜活的注脚。

 

五福社区这些文明成果的取得,得益于网格力量的充分发挥。社区推行“1+3+N”治理模式,凝聚多方合力,通过物业人员、网格员、公安、业主等30余人共同组建“建群入格”平台,搭建起高效沟通桥梁,及时解决居民问题,积极践行“共建共治共享”理念。通过线上线下联动协商机制,2024全年解决管道疏通、垃圾房提升改造、增设充电桩等10余项环境议题,落地“家门口青少年宫”、“青年夜校”、“四季花园”青少年阳光成长中心、嵌入式体育场地等民生实事项目,解决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彰显了社区浓厚的文明底色。

  

社区是城市的基本单元,文明是幸福的深厚底色。五福社区将持续以“小切口”推动“大文明”,从拾金不昧到邻里守望,从环境维护到文化共建,让文明之风吹遍每个角落,让“家”的归属感浸润每位居民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