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茶庐!湖滨又一非遗茶空间“上新”

为进一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指示精神,落实省委省政府持续擦亮“世界茶乡看浙江”金名片部署要求,促进“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项目系统性保护和可持续发展,为切实做好浙江省省级“非遗茶空间”相关工作。
4月8日,浙江省省级“非遗茶空间”宣传推广工作座谈会在杭州解百隆重举行。会前,嘉宾们还参观了湖滨街道“解百1918”非遗茶空间,体验剪纸、古法制香等非遗技艺,感受民国建筑与现代茶文化的融合。

“解百1918”非遗茶空间
融入了非遗文化的精髓
非遗茶、非遗体验、非遗糕点、非遗工艺品
一起来看


【非遗+茶庐】
品茶赏艺新境
融古韵非遗于一壶清茶
小庐大文化,东方美学无界交融
复古空间,意趣盎然
致力于传承与弘扬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
打造融合茶文化与现代生活美学
的非遗茶空间

杭州解百商场毗邻西湖,座落于湖滨商圈核心位置,周边交通便利,人流密集。“解百1918”非遗茶空间位于解百商场A座4楼,由“非遗+茶庐”、“彡巛亽(山川集)”两个品牌茶事空间和“1918国货馆”、多个非遗手作体验等多区域共同组成,整体设计以红墙、灰砖,复古明国风为主题,营造出古朴雅致的空间氛围。
其中“非遗+茶庐”以丰富的色彩、古典的陈设,搭配各项非遗茶点、茶具、饰品等,大胆构建出充满东方韵味的艺术空间。而“彡巛亽(山川集)茶事空间”,则更像一个茶+手作的公社,其更加注重现代与简约的融合,采用简约的设计风格,搭配以现代艺术作品,如天然竹制品、木工精工作品、绿植盆栽等,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时尚、舒适的品茶及社交环境。

“解百1918”非遗茶空间,融入了王星记、天竺筷、西湖绸伞、剪纸、制香、皮纸芯灯等非遗项目,还有杭州博物馆、我和我的故乡等文化文创,及米柚烘焙、云逃陶艺DIY、唬呓饰品DIY等生活手作项目,即独立成室,又相互融合,共同构建出一个充满文化气息的综合性空间。
【茗品古韵 茶启新章】
馆内两家茶室提供西湖龙井、九曲红梅、紫笋茶等各式中式茗茶,其中非遗+茶炉在品茶中还融入了各式中式非遗糕点、茶具品鉴、非遗手作等元素,为市民游客带来全新文化感受。而彡巛亽(山川集)品牌在研习西湖龙井等传统茶文化的同时,更积极探索茶饮的创新,如配方茶、气泡茶等。两家茶室主理人,还经常邀约制茶技艺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来店分享,将传统制茶技艺和茶文化带到日常消费活动中。
【茶艺匠心 非遗手作】
顾客在享受品茶之余,可以亲手体验如天竺筷制作、西湖绸伞绘制等传统非遗技艺,让茶文化与非遗技艺相得益彰,为顾客带来独特的文化体验。
【文创雅集 研学传薪】
空间内设有国货馆文创区,展示并售卖各类文创产品,如剪纸艺术品、制香工艺品等,不仅丰富了顾客的购物选择,也推动了非遗文化的传播。同时,与周边学校合作,开展非遗研学活动,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和了解非遗文化,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茶旅共融 山水知音】
杭州解百非遗茶空间凭借其独特的文化氛围和丰富的非遗体验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同时,还配备专业的馆内讲解服务,让外地游客也能深入了解和体验杭州的非遗文化。

“解百1918”非遗茶空间作为首个依托于商业综合体的非遗茶文化空间,下一步,湖滨街道计划形成“技艺传承-产品创新-场景再造-文化输出”的全链条生态体系,通过深度整合非遗资源与现代商业场景,助力杭州在新时代非遗保护领域树立标杆。在推动“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系统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产业融合的高质量升级,为杭州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非遗文化“金名片”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