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堡街道端午粽香里的食安“守护曲”——当传统民俗遇见舌尖上的安全

九堡街道
浏览量

九堡街道:端午粽香里的食安“守护曲”——当传统民俗遇见舌尖上的安全

 

五月榴花照眼明,粽叶飘香话安康。在端午佳节来临之际,九堡街道以“传统节日+食安科普”为纽带,统筹辖区23个社区开展“浓情端午·食安同行”系列主题活动,将千年民俗文化与现代食品安全理念巧妙融合,在粽叶翻飞、香囊轻扬间,谱写出一曲“文化传承”与“健康守护”共鸣的基层治理乐章。

一、粽叶为“笔”,书写食安实践课


粽叶青青裹糯米,安全意识藏其间。在辖区爱心企业、上城区女企业家协会会长单位-杭州豪庭大酒店的大力支持下,多个社区开启“沉浸式食安课堂”,居民在企业专业厨师指导下学习包粽技艺时,首次发现“可溯源生态食材”与“有机糯米”的品质差异——透明展示台上,普通糯米与有机糯米的对比实验直观呈现,工作人员现场讲解“从田间到餐桌”的全链条追溯体系,让“舌尖上的安全”可触可感。活动尾声,满载祝福的粽子送入高龄老人家中,粽叶清香中传递的不仅是节日温情,更是“食品安全人人参与”的共治理念。


江涛社区的“创意粽比拼”则别开生面:三角粽、四角粽、迷你粽在案板上争奇斗艳,“包粽导师”李阿姨一边演示“一折二卷三缠线”的技巧,一边笑谈“露馅的不仅是粽子,还有不合格食材的‘马脚’”。轻松氛围中,社区工作人员见缝插针科普“辨别霉变粽叶”“冷藏粽子时限”等实用知识,让食安宣传如春风化雨般融入民俗活动。

二、文化为“媒”,奏响食安交响曲


当太极扇遇上食安说唱,传统戏曲碰撞科普知识,新江花园社区的“乐迎端午·食安相伴”邻里节堪称视听盛宴。杭州本土说唱《食品安全很重要》以快板节奏细数“三无产品莫轻饶,标签日期要看好”,越剧《红楼梦》选段《金玉良缘》巧妙改编为“食安良缘”——“食材新鲜才是宝,储存得当没烦恼”的唱词引得台下掌声雷动。12个节目穿插的食安知识问答环节,居民们抢答“夏季如何保存肉类”“保健食品与药品区别”等问题。

在杨公社区康养驿站、金海社区邻里中心、兴安社区手作工坊、九华社区活动中心,包粽擂台、香囊DIY、便民义诊等活动同步上演。丽江社区的“艾叶飘香话安康”现场,工作人员递上艾草时不忘叮嘱:“选粽子就像选艾草,要挑叶片饱满、无霉斑的”;八堡社区“粽动员”现场,食品安全宣传员用“糯米发霉=黄曲霉毒素”的直观比喻,让晦涩的食品科学知识变得通俗易懂。

三、共治为“基”,筑牢食安防护网


522日首场活动到529日收官之作,九堡街道累计开展食安宣传活动21场,覆盖居民超5000人次,发放宣传扇、手册、指南等资料1500余份。这些数据背后,是“政府引导、社区搭台、企业参与、居民互动”的多元共治格局——豪庭大酒店等企业现场展示食材溯源体系,土猪肉、东北大米纷纷为粽子的美味锦上添花;一贯热心公益、多次参与社区服务的豪庭大酒店总经理张玉卿女士,此次走进社区,与社区居民一起包粽子、话家常,并走访困难群众,将严选新鲜食材、精心制作的暖心粽子送到老人手中。 居民们收到后,纷纷点赞,“这粽子真材实料,味道特别好”“能吃到用这么严选食材包的粽子,太有心了!”张总表示:“豪庭选用新鲜、安全的优质食材,是我们一贯的企业宗旨。让社区的老人和困难群众吃得放心、尝到美味,正是我们参与这次公益活动的初心。”

“当居民包粽子时会主动留意食材来源,当选购艾草时会下意识留意是否产自正规渠道,这就是传统节日赋予食安宣传的独特生命力。”九堡街道食品安全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把“节日+食安”模式常态化,让每个传统节庆都成为食品安全理念浸润民心的契机,在守护“舌尖上的端午”同时,构建“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食品安全治理新格局。

端午的粽叶终将褪色,但镌刻在民俗里的安全意识永不过期。九堡街道正以文化为底色、以安全为画笔,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描绘出基层治理的温暖画卷——这画卷里,既有邻里共庆的烟火气,更有守护健康的责任感,让每个传统节日都成为“安全与温情并存”的美好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