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过暑假 | “星”心相印,快乐“童”行

原创 南星街道
浏览量

这个暑假,南星街道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格外精彩与热闹。在“心灵书屋”的加持下,各实践阵地开展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在这里,传统与现代相遇、科学与艺术碰撞、快乐与成长同行~


“馒”友力·气压炮科学战

馒头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化身“科学实验室”,一场名为“烽火炮影:气压炮科学课”的趣味活动在此火热展开。10余名社区青少年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气压原理、动手组装空气加农炮,在欢乐中解锁物理知识的奥秘。青少年们在老师指导下,进行拼接、固定,将材料变身为“科学武器”。“气球膜是‘动力源’,管子越长‘炮弹’飞得越远!”社区志愿者全程协助,确保工具使用安全。孩子们兴奋地用棉花材质的“小炮弹”对空气进行射击,比赛谁的“小炮弹”飞得更远,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图片

图片

图片


星空守望 科技逐梦

美政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星空守望:卫星轨道探索”活动在此火热开展。辖区青少年们齐聚一堂,在科技的星空中尽情遨游。“心灵书屋”老师化身“时空引路人”,带领大家从抗战时期航空事业的艰难起步,到如今航天领域的辉煌成就,感受科技传承的力量。到了实践环节,孩子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一个个充满创意的卫星轨道模型逐渐成型。当模型成功运行,卫星沿着预设的轨道缓缓移动时,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自豪和喜悦的笑容。

图片

图片

图片


巧手嵌流光 古艺焕新彩

紫花埠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举办“古艺新制·指尖生花”非遗螺钿胸针DIY活动。老师生动介绍了螺钿镶嵌技艺的悠久历史与独特魅力。居民们化身“非遗匠人”,在老师指导下,认真挑选贝片、学习打磨切割技巧,并小心翼翼地将精巧的贝片镶嵌在胸针底托上。专注的氛围中,朴素的贝壳碎片在指尖逐渐蜕变为流光溢彩的花朵、蝴蝶等精美艺术品,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满满的成就感。

图片

图片

图片


当宋韵遇见糖画

复兴街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近日开展宋韵非遗糖画体验活动,大人孩子 一同参与,共品糖画里的宋韵韵味。非遗老师给大家讲述了糖画的来源,并传授熬糖技巧。随后,老师将准备好的图样发给大家,待大家用铅笔临摹熟悉图样后,王老师指导孩子们拿起糖勺,小心翼翼地转动手腕,转瞬之间,一幅幅生动的糖画便呈现出来。孩子们惊喜不已,大人们也看得兴致勃勃。

图片

图片

图片


制作非遗螺钿 传承传统文化

玉皇山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螺钿制作活动。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了螺钿的历史发展、艺术特色及实际应用,让大家对这一传统工艺有了深入了解。随后,老师现场示范制作步骤,指导孩子们动手实践。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认真挑选材料,细心镶嵌螺钿片,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精心制作,一个个精美的螺钿胸针陆续完成。此次活动不仅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更让他们感受到非遗文化的魅力。

图片

图片

图片


竹韵匠心·非遗传承

水澄桥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开展“竹韵匠心·非遗传承”青少年手工实践活动,非遗竹编技艺老师现场指导。林老师通过竹编历史讲解、工艺演示和实操指导,带领青少年系统了解竹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在老师手把手教学下,孩子们运用竹篾、压条等工具,将细竹条经纬交织,编织出独具创意的竹编包作品。从基础"十字编"到创意造型,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受传统手工艺的精妙。

图片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