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传承,塑韵水湘:社区非遗粘土捏塑秋季班火热开启

原创 四季青街道
浏览量

9月9日上午,水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内洋溢着浓厚的学习氛围与创作热情。为丰富居民文化生活,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在基层的传播与传承,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粘土捏塑秋季初级班”在这里正式开课。活动由水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承办,特邀非遗传承人现场授课,吸引了众多社区居民踊跃参与。

粘土捏塑作为一项历史悠久、技艺精湛的传统手工艺,已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通过双手的揉、捏、搓、贴、刻等动作,将普通的粘土化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器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次课程旨在让居民们近距离体验非遗魅力,掌握基础捏塑技巧,激发创作灵感,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在社区的活态传承。

课程首日,学员们在非遗老师的带领下,从认识工具、了解材料特性开始,逐步学习粘土捏塑的基本手法。老师细致讲解了搓圆、压片、塑形、拼接等关键技术,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制作简单的花卉与动物造型。学员们认真聆听,积极动手尝试,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逐渐沉浸于粘土创作的乐趣之中。“一直很喜欢手工艺,但没机会系统学习。没想到非遗课程能开到社区里来,真是太方便了!”一位参与课程的居民兴奋地表示。许多家长也带着孩子一同前来,认为这不仅是一次有趣的亲子体验,更让孩子在实践中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水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负责人介绍,本次秋季初级班为期两个月,共设置10次课程,内容涵盖基础造型、色彩搭配、作品创作等多个环节。课程结束后,优秀学员作品还将在社区进行展示交流,为居民提供学习互动的平台。近年来,水湘社区高度重视文化服务建设,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开展书法、绘画、非遗手工艺等多元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社区文化品质和居民幸福感。此次粘土捏塑课程的推出,正是社区深化文化惠民、推动非遗走进日常生活的又一重要举措。未来,水湘社区将继续拓展文化服务内容,引入更多非遗项目,打造具有社区特色的文化品牌,让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为构建和谐美好社区注入持续的文化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