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下的守护丨在中国服装第一街看到“一呼百应”的力量

原创 区公安分局
浏览量

位于杭州的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创办于1989年,是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服装一级批发与流通市场。目前共有22家服装专业市场,总经营面积超45万平方米,商户1万余家、从业人员4万余人,日均客流量高达6万人次。2006年被商务部下属的中国商业联合会评为“中国服装第一街”。

图片

图片

△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

“没想到在市场里这么有人情味!” 前几天,意法服饰城五楼一位档口老板娘在市场内过起了生日。市场管理人员、隔壁营业员,恰好巡逻经过的民警,都聚到她门口,齐声唱起了生日歌。这一温馨场景,也吸引了一旁的经常来进货的“老客户”小吕驻足观看。

小吕来自河南信阳,每年都要到四季青服装街区来个三、四次。刚开始来的时候,“服务差、环境不好”是小吕对市场的初印象。但是,近年来,市场正悄悄地发生着改变,小吕进货时最直观的感受是“通道清爽了,吵架的少了,拉包工大哥也会主动帮你指路。”

图片

四季青服装街区拥有55家快递托运站点,拉包工2000余人,专业买手在市场登记在册1500余人。行业云集、从业人员多,治安情况复杂是街区治安情况显著特点。

着眼于此,近年来,采荷派出所经过不断实践探索,“网格化管理一呼百应,精细化治理有呼必应,社会化治理全民响应”的市场街区治理体系样板应运而生。

图片

图片

“我们将整条街区划分为4个大网格,按市场楼层设立小网格,每个网格设置网格长,由市场专管民警对网格长和网格员组织定期开展巡逻防控、防范宣传、纠纷调处等技能培训,提升其工作能力和水平,牢固网格化管理体系。”采荷派出所所长杜鹏说。

图片

△民警在四季青服装街区开展演练培训

通过对市场警情的精准化分析,杜鹏发现从业人员主动引起纠纷类警情占比60%以上,且主要表现为服务意识差引发的退换货、质量纠纷、摊位间仿版、争抢客源及知识产权侵权等问题。

为此,采荷派出所会同街区管委会、各职能部门,邀请市场管理主体及经营户代表,经过多次协商,广泛征求意见,制定实施了《市场经营户积分制考核办法》并纳入市场清退机制,通过逐个签订协议约束,推动摊位个体履责,改变以往经营户只注重经济收益的片面思想,推进市场积分管理制度落到实处,商户服务意识明显提升,市场经营环境也得到了全面改善。

图片

△民警正在为商铺店家普法

但是想要管好市场,光靠派出所单打独斗肯定不够。因此,采荷派出所在组建义警队上始终没有停下脚步。

去年,市场内出现了一支特别的队伍——20名快递员和拉包工组成了“义警队”,这支队伍在参与日常巡逻、矛盾纠纷调解及反诈工作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图片

在义警队中,新杭州人小张表现十分积极,他说,自从参加义警队后,血液里的“杭州人DNA”好像被唤醒了,家里人也很支持他下班后参与派出所的巡逻和反诈,感觉特别骄傲!

在警民共同努力下,市场街区非接触类案件发案数不仅连续三年持续下降,2025年上半年更实现同比显著下降69%。不仅如此,这支义警队伍自成立以来多次参与年末扫货巡逻、时尚秀现场安保及跨年夜安保,有效补齐了基层治理人力不足的短板。

图片

△义警队员开展日常工作

如今穿行在市场之间,依然会听到市场内的打包声、议价声、货运车的启动声,但与之交织的,还有义警的提醒声、民警的普法声,和越来越多群众的笑声。

从治安复杂到秩序井然,从“单打独斗”到“一呼百应”,四季青服装街区的转变是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一次生动实践。在这里,“共建共治共享”不是标语,而是每一天都在发生的故事。